2024年06月15日
首頁
第05版:黑土地

撥浪鼓

王爽

撥浪鼓,一度叫貨郎鼓,是賣貨郎拿在手里替代吆喝招徠顧客的工具。后來它又演變?yōu)閶雰旱耐婢?,用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。在照相館里,為了讓嬰兒看向鏡頭,攝像師都備有一個撥浪鼓。

據(jù)傳,此物當初是戰(zhàn)國時期的一種樂器。它的主體是一面微型小鼓,鼓身是木或竹所制,鼓面多為羊皮,兩側各綴有一枚彈丸,鼓下有個手柄。轉動手柄,甩動起來的彈丸便擊鼓發(fā)聲。后來這個打擊樂器流入民間,從此也就失去了原本的禮樂功用。

由于條件所致,過去農村一些偏僻地區(qū)沒有公路,外邊的物資無法運進去,里面的土特產也運不出來,于是就出現(xiàn)了做小本生意的賣貨郎。賣貨郎來到鄉(xiāng)下,極受人們歡迎。特別是老人、婦女和小孩子,一聽到撥浪鼓的響聲,便紛紛走出家門,聚攏過來,把賣貨郎的擔子團團圍住。年輕的姑娘會挑選梳子、發(fā)夾、胭脂一類的用品;中年婦女則看中那些更實用的針頭線腦以及各種布料;老人們關注的是老花鏡、煙嘴煙鍋什么的;孩子們最喜歡的,便是那花花綠綠的糖果。如果擔子里缺少了誰想買的東西,賣貨郎會一一記在小本子上,下一次帶過來。

當那賣貨郎走出屯子時,孩子們還在后邊蹦蹦跳跳地跟著,遲遲不愿散去。

進入上世紀六

七十年代,農村基本通郵通車了,各村也有了供銷社或分銷店。從此,賣貨郎走出了人們的視線,撥浪鼓也就成為地地道道的兒童玩具。

改革開放后,無論城市還是鄉(xiāng)村,食雜店、小超市比比皆是,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。那年過春節(jié),家里買的豬肉上帶著一個豬肘子。吃剩下的肘子骨頭,滿語叫“哈拉巴”。它已經被我啃得再沒有什么油水了,特別像一個半張開的扇子面。我拿著它當扇子在院子里學扭秧歌,逗得大人們忍不住樂。

我又突發(fā)奇想,在它的兩邊各鉆了一個眼兒,分別用細繩拴上一枚螺母,一個簡陋的撥浪鼓便做成了。唯一的遺憾,就是那螺母敲打在骨片上發(fā)出“咔嚓、咔嚓”的聲響,遠沒有撥浪鼓那么動聽。



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

地址: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